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师说

             古时侯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问、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出来就懂得万事万物的。那一个人没有疑难的问题呢?有个疑难却不请教老师,那些存在的疑难问题,就始终不会明白了。

              生在我前面的人, 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追随着他而且已他为老师;生在我后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追随他而且已他为老师。我师追随他们学习道理的,哪里追究他们比我先出生还是后出生呢?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风尚中断很久啦!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实在很难啦!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过常人很远了,尚且拜师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便远远不及圣人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所以圣人更加聪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生产在一个不耻于从师而一个耻于从师吧?


7 条评论:

悲しさの色合い 说...

不错。嘿嘿。加油咯!

Lee Young, 李阳 说...

wasai, all in Chinese!!!! Haha.

Peter 说...

哇!

我认输。嘿嘿。

恺能 说...

当然先在的老师大多数都不是这样。
真可惜阿!

Unknown 说...

omg all in chinese! good luck in passing chinese peter. =D

Bree Anna 说...

本人希望二位先生能早日提高华文水平,因此在此给些小建议,并无讽刺的意思,若说错了,还请原谅。

第一段:不是“那”一个人, 而是“哪”一个人。疑难就是问题, 问题就是疑难。“疑难问题”犯了语病。

第二段:不是“生在我前面的人”而是“比我早出生的人”。不是“已”而是"以"。

第三段:“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过常人很远了”,此句不通顺,什么是“超过常人很远”?到底是哪一部分远?

多多指教。

ben hew 说...

about the previous comment:

HAHHAAHAHA